各位網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宜賓市人民政府網站的在線訪談欄目。長寧縣位于四川盆地南緣,宜賓市腹心地帶,幅員面積942平方公里,轄13鎮,總人口42.93萬,被譽為中國竹子之鄉、中國長裙竹蓀之鄉,是“中國最美十大森林”之一、國家級旅游度假區蜀南竹海所在地。今天,我們邀請到了長寧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廖宏斌同志,就“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主題與廣大網友進行互動交流,歡迎各位網友積極參與互動。歡迎您!廖縣長。首先,請廖縣長給網友們打個招呼吧。
各位網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宜賓市人民政府網站的在線訪談欄目。長寧縣位于四川盆地南緣,宜賓市腹心地帶,幅員面積942平方公里,轄13鎮,總人口42.93萬,被譽為中國竹子之鄉、中國長裙竹蓀之鄉,是“中國最美十大森林”之一、國家級旅游度假區蜀南竹海所在地。今天,我們邀請到了長寧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廖宏斌同志,就“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主題與廣大網友進行互動交流,歡迎各位網友積極參與互動。歡迎您!廖縣長。首先,請廖縣長給網友們打個招呼吧。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宜賓市人民政府網站的在線訪談欄目。長寧縣位于四川盆地南緣,宜賓市腹心地帶,幅員面積942平方公里,轄13鎮,總人口42.93萬,被譽為中國竹子之鄉、中國長裙竹蓀之鄉,是“中國最美十大森林”之一、國家級旅游度假區蜀南竹海所在地。今天,我們邀請到了長寧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廖宏斌同志,就“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主題與廣大網友進行互動交流,歡迎各位網友積極參與互動。歡迎您!廖縣長。首先,請廖縣長給網友們打個招呼吧。
廖宏斌: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好!非常高興參加今天的訪談,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長寧的關心和支持。歡迎大家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謝謝。
主持人:謝謝廖縣長,請您簡要介紹一下長寧。
廖宏斌:好的。長寧,是一座文脈悠悠的城。有1400多年建縣史,1300多年竹文化傳承史,是明代禮部尚書、太子少保周洪謨,清末川南怪才蘇濟川以及原中共中央秘書長余澤鴻等歷史文化名人和革命先烈的故鄉。有竹文化、紅色文化、酒文化、國學文化、鹽文化、農耕文化、東漢文化、非遺民俗文化和地質文化等資源。誕生了竹簧、《竹宴》等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國際非遺節展演優秀劇目。江澤民、李鵬、喬石、吳邦國、賈慶林、尉健行、曾慶紅、吳官正、王岐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曾親臨長寧視察,給予很高贊譽。長寧,是一片翠綠壯闊的海。全縣森林面積92.66萬畝,森林覆蓋率65.6%,其中竹林面積73.09萬畝,生長竹類485種,是世界最大的叢生竹、散生竹、混生竹生長基地,堪稱“竹的王國”,被譽為“中國竹子之鄉”,擁有世界集中面積最大的天然竹林林海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自然與文化遺產、世界“綠色環球21”認證景區——蜀南竹海。長寧,是一幅奇麗蒼勁的畫。你可以在這里坐觀云蒸霞蔚的壯闊竹海,眺望形神俱秀的齊峰異巒,行賞色彩斑斕的四季花海,低嗅清新甜美的稻谷米香。全縣有國家4A級景區5個、3A級景區5個,是“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中國十佳生態養生旅游名縣”和四川省首批“天府旅游名縣”“全域旅游示范區”。
主持人:近年來,長寧縣農業農村發展總體情況如何?
廖宏斌:近年來,長寧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和來川來宜視察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成功創建四川省鄉村振興成效顯著縣、四川省鄉村振興先進縣、四川省休閑農業重點縣、四川省數字鄉村試點地區、四川省返鄉入鄉創業示范縣,榮獲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農業技術推廣成果獎三等獎),連續五年獲省級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后評估“好”的等次,全縣目前獲評省星級現代農業園區1個、省級現代竹產業園區2個,全省鄉村振興先進鎮1個、示范村15個、重點幫扶優秀村2個,全省鄉村治理示范鎮1個、示范村7個。我們成功舉辦了四川省第四屆村長論壇暨村社發展大會。
2022年,全縣一產業增加值實現39.32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2538元。全縣共完成糧食種植面積50.6萬畝、產量20.8萬噸,生豬出欄50.28萬頭,肉牛出欄7084頭。竹產業發展速度位居全省前列。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保護基地是全國最大的長江鱘繁育基地。創造了“詩華調解室”“段媽心靈養吧”等鄉村治理范例。
主持人:長寧作為農業大縣,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上有什么優勢?
廖宏斌:長寧最大的優勢:一是有生態優勢。全縣森林面積92.6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5.6%。其中,竹林面積73.09萬畝,位居全市第一、全省第五,各類竹種485種,為全世界的竹種提供了最好的基因庫。在這樣的森林覆蓋率之下,我們的生態環境非常優良。我們在全縣多個點位測算出,每立方厘米負氧離子含量最高達6萬個,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每年達254天以上。是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全省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先進縣,2022年創建為川南首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二是有區位優勢。長寧地處成渝滇黔重要樞紐交匯點,是四川南向開放戰略重要節點。成貴高鐵縣城建站,目前每天有20列對班列車。已正式融入川渝滇黔“1.5小時生活圈”和川南經濟區“1小時經濟圈”。宜敘、宜賓繞城、宜威3條高速穿境而過,設互通出口7個,截至2022年底,長寧縣公路總里程為2924.4公里,其中國省干線公路150.7公里,農村公路1993.7公里,通組公路780公里。實現鎮鎮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城鄉公交一體化覆蓋所有鎮和重點旅游景區,各鎮進入縣城“半小時生活圈”。是“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全省鄉村振興交通先行樣板縣培育縣。
三是有產業優勢。現代竹生態文化旅游業、現代竹產業、綠色食品加工業發展迅速,古河竹·鹽特色資源循環產業園區被評為省級現代竹產業園區,年產5萬噸竹原纖維一期項目竣工投產,新簽約鄭州佳龍食品年產8000噸竹筍項目,以及融順生物質燃料等項目。目前,江陰協統已與川林集團簽訂項目合作框架協議。2022年,竹產業總產值突破98億元,穩居全省前列。長寧盛產竹筍、竹蓀、竹燕窩等特色農產品,是國家級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長寧苦筍、竹海長裙竹蓀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長寧縣是全國現代農業試點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優質果品基地縣,是“五糧液”“竹海酒業”“國美酒業”等知名白酒的釀酒專用糧生產基地。擁有世界唯一的長江上游自然保護區珍稀魚類救護中心。有長江上游珍稀魚類(種業)園區、梅白糧油和桃坪糧食(稻蝦)、肉牛等規模化現代農業園區。
下一步,長寧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省委十二屆三次全會、市委六屆六次全會精神,以及中央和省委、市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全面準確把握2023年“三農”工作重點和政策導向,加快推進鄉村產業、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重點工作,圍繞市委“三大工作鏈條”,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聯動發展要求,加快四化同步、城鄉融合發展,實現經濟增長新動力、鄉村產業新發展、鄉村建設新格局、鄉村治理新階段,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竹鄉,全力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主持人:今天我們的訪談得到了很多網友的關注,接下來讓我們來回答一下觀眾提出的問題。
網友“小蘋果”提問:下一步,長寧在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上具體有什么打算?
廖宏斌:首先一定要堅持落實省、市交辦給我們農村發展的任務:1.高水平建設“天府糧倉”長寧示范區,抓實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糧食總產量21萬噸以上。完成大豆復合種植5萬畝,油菜種植14萬畝。建好五糧液2.5萬畝釀酒專用糧定制基地。落實好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政策,繼續將20畝以上種糧大戶納入補貼。高標準建設竹海鎮桃坪萬畝“天府糧倉”核心示范區和梅白糧油現代農業園區。落實生豬穩產保供,生豬年出欄50萬頭以上。新增稻漁種養面積2萬畝以上。
2.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清查撂荒地存量,組織代耕代種、托管、流轉、自行復耕等方式,加快推進撂荒地復耕,讓我們的農村不要有撂荒地,讓農民發揮出自己的勞動力。加強“非糧化”治理,推廣“果糧”模式,實施幼林果園間作大豆。鼓勵低產果園騰退,種植糧食作物。全面完成2022年高標準農田建設1.5萬畝的基礎之上,加快推進2023年2萬畝高標準農田新建和改造提升項目建設。提升農業灌溉水平,建立到田間地頭灌溉渠系,有效提高抗旱保生產水平。
3.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園區培育特色產業。以構建“1+3+N”的現代農業園區梯次體系為總體目標,推動園區實體化運營,加強園區各主體間利益鏈接,推進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全力推進長寧縣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長寧縣長江上游珍稀魚類(種業)現代農業園區、長寧縣梅白鎮糧油現代農業園區、長寧桃坪糧食(稻蝦)現代農業園區、長寧縣現代竹產業園區建設,鞏固提升長寧縣肉?,F代農業園區、長寧縣竹·鹽特色資源循環產業園區建設,加快推進國家林業產業示范園區創建申報。
網友“螞蟻”提問:脫貧攻堅是第一民生工程,長寧將如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促進農民增收?
廖宏斌:1.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發揮村組干部、駐村工作隊、幫扶干部“三支隊伍”作用,壓實責任。全面推行家底一次摸清、風險一次找準、機制一次健全、績效一年一評的“四個一”盯村抓戶模式。堅持全覆蓋集中排查和常態化動態監測相結合,構建常態化監測幫扶體系。加強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救助幫扶,落實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農村特困人員供養制度,健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提高兜底保障水平。開展鞏固脫貧成果“回頭看”,對脫貧家庭、監測對象“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等問題實行動態清零。
2.促進農村勞動力就業創業。穩定脫貧人口就業規模,強化支持在三江新區就業、動員外出就業、安排公益崗位、穩定就近就業的“四個一批”幫扶措施,開展“雨露計劃+”就業促進行動,確保有勞動力的脫貧家庭至少有1人穩定就業。落實稅費減免、場地安排、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一次性創業補貼和創業培訓等政策,幫助有條件的脫貧勞動力居家靈活就業或自主創業。實施農民創新創業行動和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工程,建立創業培訓與創業孵化對接機制,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開展根治欠薪專項行動,維護農民工權益。
3.拓寬農民增收渠道。采取產業扶持、消費幫扶、促進就業、兜底保障“四管齊下”措施,促進脫貧群眾持續增收。穩步提高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用于產業發展比重,落實“三盯三線”管理機制和“紅黃綠”預警機制,確保資金用在刀刃上。創新多元收益分享模式,強化企業與農民產品購銷、勞務雇傭、土地流轉等合作。及時足額兌現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推廣以工代賑方式吸納項目地農村群眾參與建設,拓寬就業增收渠道。支持村級組織和農民工匠帶頭人依法承接小型工程項目,為農民在縣域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創造良好環境。
4.健全鄉村治理體系。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扎實開展農村人情攀比、鋪張浪費、薄養厚葬、高價彩禮“四大難題”移風易俗專項治理。
主持人:謝謝廖縣長的耐心介紹,讓我們對長寧縣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上有了直觀了解。由于時間關系,我們今天的訪談就到這里,再次感謝廖縣長的耐心解答,感謝網友們的積極參與。感謝您對宜賓市人民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欄目的關注!下次節目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