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謝謝。通過李局長的簡要介紹,我們初步了解了宜賓市民政局的基本情況。下面,請您給我們介紹一下今年咱們重點開展了哪些暖民心、惠民生的工作?
[李洪建副局長]: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民政廳的關心指導下,宜賓民政系統堅定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牢牢保持政治定力,勇于擔當、主動作為、篤定前行,不斷開拓宜賓民政事業發展新局面。城市基層治理、社會救助、殯葬服務、兒童保護等工作在全省交流發言、簡報專刊推廣10次。總結起來,上半年工作呈現“三個特點”:
一是高水準辦好國省會議。我們堅持以會促建、以會促進。高水平承辦全國殘疾人福利政策研討暨重點工作推進會、全省“明眸皓齒·正心立身”健康工程試點工作總結推廣會、殯葬工作培訓會、民政精神衛生推進會以及“520”婚俗改革現場會等重大會議,獲得民政部王金華司長、民政廳領導以及全國各省(區、市)民政同仁的充分肯定。一系列會議的成功承辦,不僅集中展現了宜賓民政事業發展的良好成效、交流分享了做法經驗,也從宏觀統籌與點滴細節的緊密相融中,體現出宜賓民政辦大會、辦好會、辦出特色會議的高水準服務和保障能力。
二是高質量推進改革創新。我們堅持以改革增動力、以創新促發展。在全國率先出臺《加快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發展六條措施》,“真金白銀”投入設施建設、專業人才培育。在3個縣區開展社區減負試點,總結形成《宜賓市深化社區減負增效二十條措施》并報請市基治辦印發,并持續開展暗訪、錄制視頻、動態通報,在啃“硬骨頭”中推動基層減負制度破題、走深走實。珙縣、屏山縣2個鄉鎮8個社區高分通過省級城鄉社區治理試點評估驗收,有望全部獲評省級示范。制定《宜賓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實施細則》《宜賓市最低生活保障邊緣家庭認定辦法》,有效填補制度空白,促進社會救助擴圍增效。牽頭組建宜民社會事業服務公司,探索民生社會事業專業化、市場化發展新路徑。
三是高站位爭取資金項目。在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中央投入總額不變的情況下,我市因積極加大城鎮困難群眾救助力度、社會救助工作績效獲“優秀”等次,共爭取中省補助72504萬元,同比增加4393萬元、增長6.4%。我們堅定“以項目支撐發展”的理念,爭取中省民政項目59個、資金1.14億元,將市老年養護院、市未成年人保護中心等重點項目納入市政府工作報告統籌部署推動,著力夯實民生設施基礎。我們積極弘揚公益慈善文化,在慈善事業發展上積極拓展,成立市未成年人保護基金,指導縣區發展社區慈善基金19支,為城市基層治理注入源活水。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