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合江門長江零公里處 蘭鋒 攝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江安竹簧 莊歌爾 攝
宜賓白塔 王宇 攝
學生們在高縣落潤鎮公益村茶園里體驗采早春茶?莊歌爾 攝
宜賓博物院“江天萬里——長江文化展” 王宇 攝
2023宜賓長江馬拉松 蘭鋒 攝
李莊古鎮 蘭鋒 攝
初夏,5月伊始。宜賓,川南這座古今交匯之城,與你有約。
這是一座歷史悠久、底蘊深厚之城。
2200多年前——公元前182年,古人在“馬湖江會”(今宜賓三江口)建起了僰道城,這便是宜賓的由來。
2200多年來,這處三江交匯之地,孕育了燦爛的長江文化、酒茶文化、紅色文化……
“重碧拈春酒,輕紅擘荔枝。”公元765年,詩圣杜甫來到宜賓,在東樓暢飲,微醺之際寫下傳世名句,為“酒都”宜賓定下“喝酒當喝湯”的豪放氣質基調。
五糧液,從此地,馳名世界。
公元1098年(元符元年),詩書雙絕、才華橫溢的北宋文人黃庭堅來到戎州(今宜賓),寓居此不足3年,卻是他藝術人生的重要轉折時期:他在宜賓留下十余處尚存的遺跡,55首寫景狀物的詩,13篇文采風流的文章,17首抒情達意的詞,6篇贊酒寄興的賦頌,200余封隨筆應酬的信札,88件有跡可循的書法……特別是其畢生書法精品多半出自寓居宜賓期間——《苦筍賦》《諸上座帖》《蘇軾寒食詩跋》《牛口莊題卷》《劉禹錫竹枝詞卷》《題龐居士寒山子詩》《題張大同卷》《花氣熏人帖》等。
可以說,宜賓是黃庭堅悟筆長藝的發祥地,是山谷道人書法創作的分水嶺。
800多年后,又有一群人,在宜賓尋覓到了一處棲息之地——1940年,國立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同濟大學、中國營造學社、金陵大學文學研究院、中國大地測量所等10多所文化、教育、科研機構共1.2萬余人遷入宜賓李莊古鎮。這里一躍成為與重慶、成都、昆明齊名的后方文化中心。
當是時,傅斯年、董作賓、李濟、梁思成、林徽因……齊聚于此,群星璀璨,開出了最璀璨的學術之花。
當然,“從此天涯尋正道”的朱德,“甘將熱血沃中華”的趙一曼,李碩勛、盧德銘等革命先輩追求真理、英勇斗爭的豪情壯志,更是為這座城市留下了深厚的革命精神和紅色基因。
這亦是一座新銳時尚、活力澎湃之城。
古色古香的冠英古街、鳥飛魚躍的三江口、目前全國最大的室外“水幕電影”、三江口夜游船,碧波萬頃的蜀南竹海、雄奇峻秀的興文石海、歷史厚重的李莊古鎮……
“中國動力電池之都”“中國儲能產業新高地”“2024企業家幸福感最強市”“全國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城市(重卡特色類)”“全省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含儲能)產業鏈主城市”……
千年古城,于今生態向綠、產業向新、民生向暖、發展向前。
“十大美好宜居城市”“2024最具幸福感城市”“2024全國‘五一’假期最受歡迎‘小眾’城市TOP15”,新京報“網紅城市潛力榜50強(2025)TOP21”……
宜賓這些最新的名片,值得探尋;
“萬里長江第一城”,與你相約初夏。(宜賓融媒記者 鄭蓉)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