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三江口 王宇 攝
5月14日,“慕義求真、融醞和美,匯江向海、逐立上游”宜賓新時代城市精神發布。這一城市精神,傳承延續了宜賓建城2200多年的悠久歷史,集中代表了長江文化、紅色文化、酒茶文化等區域文化,全面彰顯了新時代新征程上宜賓融入全國發展大局的時代要求。
“慕義求真”是宜賓這座城市最深層次的精神品格。宜賓古稱僰道、戎州、敘州,從先秦時史籍記載僰人“夷中最仁”,到唐朝時周邊少數民族“慕義來賓”,“慕義”不僅是“宜賓”地名的由來,更體現了這座城市重信重義的優良傳統。近代以來,無論是朱德“從此天涯尋正道”、趙一曼“甘將熱血沃中華”的鏗鏘誓言,還是李碩勛、盧德銘等先烈追求真理、英勇斗爭的豪情壯志,都為這座城市留下了深厚的革命精神和紅色基因。
“慕義求真”,就是要弘揚守信美德、繼承先輩傳統,讓優良品格世代相傳、發揚光大;堅持重信重義的優秀傳統,大力營造公平正義的社會氛圍,推動“誠實立身、誠實做事”成為廣泛的行為準則;傳承追求真理的紅色基因,講好紅色故事,搞好紅色教育,讓崇尚英雄成為宜賓最深厚的人文底蘊;發揚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心干事、科學作為,讓實事求是成為干事創業的鮮明導向。
“融醞和美”是宜賓這座城市共同的價值追求。宜賓位于川滇黔結合部,自古就是民族匯聚、文化交匯之地,五尺古道見證了民族融合、茶馬互市推動了交流互通。幾千年來,宜賓人民在民族融合的歷史進程中、在釀酒種茶的辛勤勞動中不斷追求和創造美好生活,釀造出舉世聞名的五糧美酒,形成了獨特的酒茶文化。可以說,宜賓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多民族融合,共同追求安逸幸福、和美生活的歷史。
“融醞和美”,就是要堅信“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努力構建崇尚和諧、向美向上的發展環境,讓全市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努力成為現實;營造和諧包容的社會風尚,不斷促進鄰里和睦、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為城市發展創造更加安定有序的良好環境;樹立追求和美的生活向往,傳播正能量、激發精氣神,讓人民群眾始終保持對更有盼頭、更高質量美好生活的憧憬;發揚獨具匠心的實干精神,涵養精益求精的“工匠品格”,讓干部群眾用勤勞的雙手和誠實的勞動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匯江向海”既是宜賓這座城市獨特的區位條件,又展現出全市人民寬廣的胸襟氣魄。金沙江、岷江在宜賓市主城區交匯,長江自此始稱“長江”。獨特的地理區位、厚重的長江文化,賦予了宜賓人民開明開放、大氣謙和的精神特質和向海圖強、揚帆致遠的膽識氣魄。當前,長江經濟帶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在宜賓交匯疊加,同時宜賓也處于西部陸海新通道、四川南向開放的重要節點,愈加凸顯區位優勢和開放條件。
“匯江向海”,就是要樹立世界眼光、擁有博大胸懷、遠眺光明未來,在更廣闊的天地謀求更大更好發展;拓展開明開放的思想格局,不拒細流海納百川,推動思想觀念、行為方式、精神素質不斷適應開放的世界和全球化競爭需要;發揚大氣謙和的城市特質,吸納大江大河兼容并蓄的氣質,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展現一個開放城市應當具有的謙遜氣度和廣博胸懷;堅定致遠圖強的理想志向,征途雖遠心向往之,始終以江湖向海的決心直擊目標,不斷提升轉段思維和暢想能力,在搶抓機遇、創新圖強中實現后發趕超。
“逐立上游”既是宜賓這座城市重要的方位坐標,也代表著全市人民奮楫爭先、追求卓越的精神狀態。2022年6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宜賓視察時指出,“要增強大局意識,牢固樹立上游意識”“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守護好這一江清水”。宜賓深刻認識到,上游是方位,宜賓是長江的起點,這是最重要的坐標;上游是責任,必須落實好長江上游綠色發展責任,帶頭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上游是精神狀態,必須進一步昂揚“駐守長江頭、工作爭一流”的精氣神。
“逐立上游”,就是要奮楫向前、爭創一流,以舍我其誰的勇氣和擔當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樹立造福流域的上游意識,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高質量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更好造福長江中下游和整個流域;立足融入大局的上游方位,始終把自身發展放在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戰略使命中去定位,站在筑牢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次級支撐、助力打造中國經濟增長第四極的高度來謀劃;保持追求卓越的上游精神,始終彰顯力爭上游的銳氣、趕超一流的志氣,主動抬高標桿、奮勇爭先,識變迎新、求變興新,以理念之變引領發展之變、以行動之變開辟格局之變,推動各項事業不斷邁上新臺階。
宜賓新時代城市精神將進一步凝聚全市上下思想共識,激勵人民群眾砥礪奮進的精神力量,為加快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宜賓融媒?黃平)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