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3月26日從宜賓海關獲悉,今年1—2月,宜賓市實現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48.41億元人民幣,居全省第3位。其中出口36.46億元,增長94.5%。尤其是“新三樣”產品出口表現亮眼,同比增長2839.9%。
1—2月,宜賓貿易結構持續優化。全市一般貿易進出口45.02億元,增長61.3%,比去年同期提升10個百分點。同期,加工貿易進出口2.12億元,保稅物流進出口1.25億元。
前2個月,全市出口“新三樣”產品8.7億元,增長2839.9%,占全省“新三樣”出口總值的27.3%,對全省“新三樣”出口增長貢獻率達84.4%。其中出口鋰離子蓄電池5.4億元,出口光伏產品3.14億元,出口電動汽車1940萬元。電動汽車出口火熱帶動整個汽車產業外貿回暖,前2個月全市出口汽車2.9億元,增長101.1%;另外出口汽車零配件6379萬元,增長164.8%。同期出口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1億元,其中投影儀8256萬元,增長5.3%。
此外,傳統產業也保持了2024年以來的向好勢頭。前2個月,宜賓出口紗線制品2.57億元,增長26.1%;出口農產品8696萬元,增長47.9%,其中白酒出口6974萬元,增長41.3%,占全省白酒出口總值的76.4%。
民營企業也貢獻了增長核心動力。前2個月,全市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107家,其中85家民營企業進出口39.17億元,占比80.9%,拉動增長45.5%。
多產業進口原料保持增長。前2個月,全市進口紙漿4.96億元,進口音視頻設備及其零件1.31億元,進口初級形狀的塑料1574萬元,均呈現較大幅度增長。
“‘新三樣’出口勢頭迅猛,一方面是因為去年同期相關行業受市場波動影響,出口訂單較少;另一方面得益于凱翼汽車出口業務的進一步拓展以及光伏企業加大了新興國際市場的開拓力度,如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和越南等。同時,國際市場對光伏成品的需求持續旺盛,需求量還處于上升期,且部分企業在東南亞的產能布局主要原輔料主要依賴國內大批量供應。紡織、化工、光伏等重點產業原料進口大幅增長,也一定程度上表現出生產端需求持續回暖,這也說明宜賓外貿基礎較為穩固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币速e海關有關負責人表示,宜賓海關將積極落實《成都海關進一步優化四川口岸營商環境、促進企業通關便利十八條措施》,著力深化智慧海關建設,通過改革創新和科技賦能持續提升監管效率,推動物流優服務、降成本,用好各項政策工具,著力提升宜賓產業外向度水平。(宜賓融媒記者 王春艷)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