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上午,2024年宜賓市兩會新聞發布會舉行。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協相關負責同志分別通報市六屆人大四次會議和市政協六屆四次會議的有關籌備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市六屆人大四次會議將于1月17日開幕 主要議程有10項
宜賓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將于2024年1月17日至19日在敘州區召開,會期3天。
據介紹,市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已審議通過市六屆人大四次會議議程草案,該議程草案有10項主要議程:
審議宜賓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審查宜賓市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及2024年計劃草案的報告、宜賓市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審查宜賓市2023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4年預算草案的報告、宜賓市2024年預算草案;審議宜賓市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修改《宜賓市人民代表大會議事規則》的決定草案;審議宜賓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審議宜賓市中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審議宜賓市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選舉事項;通過宜賓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有關專門委員會人選;其他事項。
上述議程草案按規定將在1月17日上午9時提請大會預備會議表決通過。大會安排了1次預備會議、3次全體會議、4次主席團會議。
發布會上,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秘書長曾興中向媒體通報了會議籌備有關情況。他表示,目前,大會的各項籌備工作已基本就緒,各代表團在1月16日將陸續報到,會議將如期舉行。
市政協六屆四次會議將于1月16日開幕 建議議程有9項
政協宜賓市第六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將于1月16日至18日在敘州區召開,會期3天。
會議于1月15日下午正式報到,共安排了四次全體會議,列席市人代會,委員小組臨時召集人、中共臨時黨支部書記會議,兩會臨時黨委擴大會暨中共黨員會議,市政府領導班子聽取意見建議會,2次分組討論,提案審查及提案委全體會議等。
大會建議議程有9項:聽取并審議政協宜賓市第六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聽取并審議政協宜賓市第六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列席宜賓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聽取并協商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和計劃、預算報告;聽取并協商討論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工作通報;對“一府兩院”工作報告(通報)和市政府工作部門進行滿意度測評;審議通過政協宜賓市第六屆委員會提案委員會關于六屆四次會議提案審查情況的報告;審議通過政協宜賓市第六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決議;其他事項;中共宜賓市委書記講話。
市政協黨組成員、秘書長應元均通報了市政協六屆四次會議組織籌備工作情況。目前,各項籌備工作已經就緒,會議將如期召開。
市人大常委會積極推動教科文衛工作高質量發展
2023年,市人大常委會及市人大有關專門委員會,緊緊圍繞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安排,瞄準目標任務,服務中心大局,聚焦民生熱點,積極推動教科文衛高質量發展。
市人大常委會及市人大有關專門委員會積極開展茶文化保護(發展)立法調研,聽取審議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情況報告并開展專題詢問,調研基礎教育學校布局與建設、宜賓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托育服務、艾滋病防治、疫苗管理、職業病防治法實施、文明建設等工作,檢查中醫藥“一法一條例”實施情況,持續跟蹤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宜賓市白酒歷史文化保護條例實施情況,通過人大立法、監督、代表工作的力度、溫度、效度,有力促進市一中、市三中新校區以及市一醫院、市二醫院、市婦幼保健院新院區等一大批公共服務設施相繼建成投入使用,推動中職學校改善辦學條件、宜賓職業技術學院搬遷高職園、新籌設的兩所高職院校有序實施,基礎教育學校布局與建設更加科學,助力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聯動協作助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各項工作有序實施,紅色資源、歷史文化資源得到更加有力的保護利用;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中醫藥強市建設等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為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2024年,市人大常委會及市人大相關專門委員會將認真履行職責,充分發揮職能,聚焦目標任務,著力民生改善,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進一步抓好歷史文化保護地方立法,強化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充分發揮代表作用,確保教科文衛領域有關決策部署落地落實,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為助力我市教科文衛事業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
服務人大代表開展審查預算(草案)工作有這些舉措
今年人代會期間服務人大代表審查預算(草案)工作的變化和舉措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建立預算審查聯系代表機制。將在每個代表團確定2-3名代表作為預算審查聯系代表,提高代表開展預算審查參與度,積極發揮代表主體作用。2023年新建立了人大財經審查監督咨詢專家庫,部分人大代表進入專家庫,參與了2023年度預算執行情況和2024年度預算草案集中預先審查和初步審查工作,提前了解2024年度預算編制原則、政策口徑以及2023年度預算執行情況和2024年度預算(草案)編制情況。
二是拓展服務代表履職方式方法。人代會期間,代表可以運用微信小程序查閱預算數據、參與預算審查,充分保障代表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
三是編制人大預算審查監督指南和財政參閱讀本。讀懂看懂預算是審查預算的前提和基礎,指南以“怎么看、怎么審”為切入點,對預算基本內涵、審查監督職能、審查程序方法、審查重點內容等做了詳細解讀,代表可在微信小程序上查閱學習。同時,會同財政部門完善財政參閱讀本,用通俗的語言、更加直觀的圖表,把預算草案重點、亮點和知識點凸顯出來,讓代表更加全面把握預算的全貌和重點。
市政協深入推進“同心共建現代化四川(宜賓)”專項行動
自全省政協開展“同心共建現代化四川”專項行動以來,宜賓市政協堅持“三點切入”起步、“三個結合”推進、“三大品牌”創建,緊盯“實”字做文章,推進“同心共建現代化四川(宜賓)專項行動走深走實,取得實效。
堅持推動專項行動精準起步。找準同心同頻切入點,在全省政協系統專項行動動員部署會后,隨后召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同心共建現代化四川(宜賓) 持續提升政協服務中心大局貢獻率”推進會,制定統攬五年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八個助推”重點任務和實施“五大工程”主要舉措、2023年專項行動計劃,推動構建省、市、縣(區)一體推進、暢通聯動工作格局。
注重釋放專項行動疊加效應。在形式上與大興調查研究、主題教育課題調研相結合,在內容上與年度工作任務和“我為高質量發展獻一策”活動相結合,在時機上與市政協主席會議成員赴聯系縣(區)開展安全督導、落實河長制等工作相結合,加強對縣(區)政協專項行動的督導和指導。聚焦“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宜賓瀘州組團建設川南省域經濟副中心”等省委、市委中心工作,開展一系列調研、協商、視察和提案督辦活動;組織市、縣區政協委員先后圍繞產業發展、科技創新、綠色低碳、民生改善等問題深入調研,形成《關于做大做強晶硅光伏產業發展 助推宜賓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關于超常規推進高新區建設 強力支撐我市高質量發展的建議》等高質量履職成果,助力宜賓高質量發展。
力求專項行動亮點紛呈。在專項行動中,著力打造“長江大保護 委員大聯動”“委員助力大招商 同心共建現代化四川(宜賓)”“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履職品牌。聚焦“我愛長江母親河,委員擔當添光彩”主題,市、縣區政協接續開展50余次活動。全市政協各級組織和廣大委員按照市政協“傳遞一條信息、招引一個(批)企業(或項目)、提出一條建議、搭建一個陣地、建立一套機制、開展一項(聯誼)活動、打造一個品牌”倡議,根據市委、市政府重點規劃和產業布局,對照項目推介清單,牽線搭橋、洽談、參與推進的項目達103個,總投資911.39億元。
市政協努力促進民生持續改善
過去一年,市政協圍繞市委中心工作,聚焦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期待,認真踐行人民政協為人民,努力促進民生持續改善。
堅持協商為民。傾力打造“有事來協商·宜賓好商量”協商品牌,不斷完善“要事會商、專事專商、眾事眾商”分類多層級協商體系。全市縣(區)政協開展“有事來協商”活動560次,省、市、縣(區)政協委員累計參加2588人次,提出意見建議2384條,解決問題1333條,在協商中增團結、聚民心、解民憂、促和諧,助力持續提高宜賓人民生活品質。
提案關注民生。精心遴選《關于慎重穩妥推進農村校點撤并的建議》《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客運建設的建議》等11件民生實事類提案,由市政協黨組和主席會成員牽頭,加大督辦力度,推動解決一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調研聚焦民生。開展“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鞏固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等重點調研。全市政協系統通過市政協向省政協、市委分別報送社情民意信息512篇、41篇,全國政協、省政協采用114篇,推動相關行業、領域、單位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防風險,切實解決群眾反映的具體問題,有效回應群眾關切。
2024年,市政協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全面貫徹落實市委部署要求,以高質量履職推動宜賓發展成果更好惠及全市人民。(宜賓融媒記者 黃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