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 008702672/2020-07381 | 成文日期: | 2020-07-01 |
文號: | 宜府辦發〔2020〕8號 | 發布機構: | 宜賓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文件種類: | 通知 | 有效性: | 有效 |
文字版: | 下載 | 圖片版: | 下載 |
發布日期: | 2020-07-02 |
索引號: | 008702672/2020-07381 | 成文日期: | 2020-07-01 |
文號: | 宜府辦發〔2020〕8號 | 發布機構: | 宜賓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文件種類: | 通知 | 有效性: | 有效 |
文字版: | 下載 | 圖片版: | 下載 |
各區縣人民政府,三江新區、臨港經開區管委會,市直有關部門(單位):
為促進我市農民工二次返鄉就業創業,經市政府同意,現將《宜賓市支持二次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十條措施》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宜賓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7月1日
宜賓市支持二次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十條措施
為減輕全球經濟形勢下行、疫情防控等因素對我市農民工就業的影響,促進我市農民工二次返鄉(以下簡稱二次返鄉)就業創業,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強化穩就業舉措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20〕6號)、《中共宜賓市委宜賓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宜賓市促進農民工就業創業八條政策措施〉的通知》(宜發〔2020〕1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工作舉措。
一、大力促進二次返鄉農民工就近就業
(一)支持宜賓籍二次返鄉農民工在本地就業。凡首次進入市內用工企業并簽訂勞動合同且穩定就業一年以上的,給予每人每月100元的就業補助;穩定就業兩年以上的,給予每人每月150元就業補助;穩定就業三年的,給予每人每月200元的就業補助,每人最多享受三年。(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二)鼓勵二次返鄉農民工到智能終端產業企業就業。對到智能終端產業企業就業的二次返鄉農民工,按照《宜賓市智能終端產業員工招聘培訓支持政策》(宜府函〔2018〕117號)執行,即由智能終端產業企業所在園區給予每人每月100—300元的就業生活補助;對與智能終端產業企業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二次返鄉農民工,給予一次性200元/人的交通補貼(穩定就業3個月后兌現)。(責任單位:各區縣人民政府,三江新區、臨港經開區管委會)
(三)實施就業困難二次返鄉農民工兜底保障行動。統籌人社、扶貧、農業、林業等板塊資金,因地制宜、因時制宜開發一批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看護、社會治安協管、護林員、河道巡查、鄉村道路維護、保潔保綠、環衛等公益性崗位,優先用于安置大齡、殘疾等再就業特別困難的二次返鄉農民工。(責任單位:各區縣人民政府,三江新區、臨港經開區管委會)
二、支持二次返鄉農民工創新創業
(四)加強二次返鄉農民工創業金融支持。將“互聯網+返鄉入鄉創業企業+信貸”和“政府+銀行+保險”融資模式推廣到二次返鄉農民工創業。符合創業擔保貸款申請條件的二次返鄉農民工自主創業,可申請最高不超過15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合伙創業或組織起來共同創業符合條件的,最高可發放3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可申請最高不超過30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符合創業擔保貸款貼息條件的,按規定予以貼息。(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市金融工作局、宜賓銀保監分局、人行宜賓中支。排在首位的為牽頭單位,下同)
(五)鼓勵加強二次返鄉農民工領辦企業。對新辦農村電商企業,農產品年網上銷售額首次突破30萬元以上的,按銷售額的2%一次性給予最高10萬元獎補;對新辦星級農家樂(鄉村酒店)、星級民宿、旅行社等文化旅游企業,投資50萬元以上、年營業收入首次突破100萬元的,按營業收入的5%一次性給予最高20萬元獎補;二次返鄉農民工領辦(創辦)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經市場監管部門依法登記注冊的,可同等享受小微企業扶持政策;二次返鄉農民工流轉土地30畝以上種植糧食的,按規定享受種糧大戶補貼政策。(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文廣旅游局)
(六)落實二次返鄉農民工創業獎補政策。二次返鄉農民工首次創業且正常經營1年以上的,最高可給予1萬元的一次性創業補貼;二次返鄉農民工創辦的企業新招用農村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就業6個月以上的,按招用人數給予企業1000元/人的一次性補貼,吸納10名以上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的,按規定認定為就業扶貧基地并給予5萬元一次性獎補。(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三、鼓勵二次返鄉農民工提升技能
(七)大力實施二次返鄉農民工技能提升行動。根據企業用工需求和二次返鄉農民工個人需求,采取就近培訓、菜單培訓、訂單培訓、雙證制培訓、特色培訓等方式,開展電商、廚師、竹工藝、家政護理等技能培訓和高素質農民培訓;鼓勵二次返鄉農民工參加“酒都建工”“酒都阿嫂”等特色勞務品牌培訓,促進二次返鄉農民工再就業。(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
四、做好二次返鄉農民工服務保障
(八)落實好二次返鄉農民工子女入學政策。統籌考慮和安排二次返鄉農民工子女的教育,保障二次返鄉農民工子女就地就近入學,平等享受義務教育“三免一補”政策,享受與當地戶籍適齡兒童同等的入學待遇。(責任單位:市教育體育局)
(九)落實好二次返鄉農民工住房保障政策。依據宜發(2020)1號等文件規定,落實二次返鄉農民工購房補貼。通過公共租賃住房、廉租住房,以及市內各開發區、產業園區可規劃的配套設施用地范圍內集中布局建設的單元型或宿舍型公共租賃住房滿足二次返鄉農民工住房需求。(責任單位:各區縣人民政府,三江新區、臨港經開區管委會)
(十)強化監測調度。對二次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情況進行摸底調查和動態監測,加強部門間的溝通協作,開展大數據對比分析,做好二次返鄉農民工就業形勢研判;及時協調解決二次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存在的突出問題。(責任單位:各區縣人民政府,三江新區、臨港經開區管委會)
本政策措施自印發之日起執行,涉及與市內其他政策重疊的,按就高不就低原則執行,不重復兌現;國家、省、市有關政策調整的,同步作相應調整。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