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約化平臺
政務服務網
|
宜賓市人民政府關于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促進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
分享:
文號: 宜府發〔2019〕6號 成文日期: 2019-05-09
索引號: 008702672/2019-40869 發布機構: 宜賓市人民政府
文件種類: 意見 有效性: 有效
文字版: 下載 圖片版: 下載
發布日期: 2019-05-19
文號: 宜府發〔2019〕6號 成文日期: 2019-05-09
索引號: 008702672/2019-40869 發布機構: 宜賓市人民政府
文件種類: 意見 有效性: 有效
文字版: 下載 圖片版: 下載

各縣(區)人民政府、臨港經開區管委會,各部門(單位):

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促進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川府發〔201847)要求,現結合我市實際,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支持企業穩定發展

(一)加大失業保險穩崗支持力度。

1.繼續執行穩崗返還政策。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按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給予返還。

2.大力實施階段性補貼政策。201911日至1231日,對面臨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且恢復有望、堅持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以下簡稱“暫時性困難企業”),根據201812失業保險參保職工人數,6個月的失業保險金標準(1320/月)給予一次性補貼。階段性補貼政策所需資金分級負責落實。補貼市屬及以上“暫時性困難企業”所需的資金在市級失業保險基金中調劑,不足部分由市財政安排解決。補貼縣(區)“暫時性困難企業”所需的資金首先在縣級失業保險基金滾存結余中安排,不足部分在市級失業保險基金中調劑,仍有缺口的,由縣(區)財政安排解決。市、縣(區)用于實施階段性補貼政策的失業保險基金金額,不超過市、縣(區)2018征收的失業保險金總額。

3合理確定階段性補貼范圍。市、縣(區)在確定“暫時性困難企業”范圍時,應綜合考慮產業結構、環境保護、資金支付能力以及企業生產經營狀況、穩定就業崗位措施、誠實守信等因素。經認定的“暫時性困難企業”名單應向社會公示。市本級“暫時性困難企業”認定辦法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會同工業軍民融合局、國資委、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局、商務局、生態環境局、財政局制定,報市政府批準后實施。各縣(區)政府、臨港經開區管委會自行制定“暫時性困難企業”認定辦法。

4返還政策階段性補貼政策不可重復享受。“暫時性困難企業”可自愿選擇返還政策或階段性補貼政策,但二者不得同時享受。

(牽頭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責任單位:市工業軍民融合局、市國資委、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商務局、市生態環境局,各縣政府、臨港經開區管委會)

(二)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作用支持小微企業。

1.支持融資擔保機構規范發展。鼓勵縣(區)政府通過增加注資、并購重組等方式發展由政府出資控股的融資擔保機構,積極向上爭取省級財政資金,市財政按規定給予補助,積極引導融資擔保機構對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擔保,對擔保收費水平、業務范圍等符合條件的融資擔保機構,財政部門按規定對其支持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業務年度擔保平均余額1‰給予單戶年度最高不超過500元的補貼。

2.建立融資擔保代償損失分擔機制。對融資擔保機構為行政區域內小微企業銀行融資提供擔保所發生的代償損失,按最高不超過代償額10%予以風險補貼。

(牽頭單位:市財政局;責任單位:市工業軍民融合局、人行宜賓中支、宜賓銀保監分局、市金融工作局,各縣政府、臨港經開區管委會

二、鼓勵支持就業創業

(三)進一步加大創業擔保貸款貼息及獎補政策支持力度。

1.加大融資支持力度。符合創業擔保貸款申請條件的人員自主創業的,可申請最高不超過15元的創業擔保貸款。合伙創業或組織起來共同創業符合條件的,最高可發放30元創業擔保貸款。小微企業當年新招用符合創業擔保貸款申請條件的人員數量達到企業現有在職職工人25%(超100的企業達到15%)并與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可申請最高不超30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符合創業擔保貸款貼息條件的,各級財政按規定及時足額予以貼息。各縣(區)可因地制宜適當放寬創業擔保貸款申請條件,由此產生的貼息資金由地方財政承擔。

2.落實獎補政策。市、縣(區)財政按當年新發放返鄉下鄉創業擔保貸款總額的1%同級擔保機構進行工作經費獎補。鼓勵各縣(區)充實壯大創業擔保貸款擔保基金規模,將農民工返鄉創業貸款分險基金并入創業擔保貸款擔保基金,貧困縣返鄉下鄉創業擔保貸款損失,省、市縣按50%50%給予補貼(市縣承擔的50%由市、縣按現行財稅體制進行分擔);非貧困縣返鄉下鄉創業擔保貸款損失,由市、縣(區)按現行財稅體制承擔,補貼資金用于補充當地創業擔保基金。

(牽頭單位:市財政局;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人行宜賓中支、宜賓銀保監分局、市金融工作局,各縣政府、臨港經開區管委會

(四)加強創業載體建設。

各縣(區)要積極盤活閑置商業用房等資源,以政府投資或與社會共建創業園區(孵化基地)等方式,建設具有地域特色的重點群體創業孵化載體,為入駐的創業者減免一定期限的場地、設施設備使用和水電等費用,并提供項目孵化、政策咨詢、技術咨詢、專利咨詢、項目推介、融資對接、稅務代辦等服務。要加強返鄉下鄉創業園區(孵化基地)建設,各縣(區)可根據入駐返鄉下鄉創業的項目數量和孵化效果,從就業創業補助資金中最高給予創業園區(孵化基地)30/年的補貼。對認定為國家級、省級創業園區(孵化基地)的,可適當提高獎補標準。穩定就業壓力較大的地區,要為失業人員自主創業提供免費的經營場地。

(牽頭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教育體育局、市大學城科創城服務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市場監管局,各縣政府、臨港經開區管委會

(五)擴大就業見習補貼范圍。

201911日起,將就業見習補貼范圍由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擴展至1624歲失業青年;組織失業青年參加312個月的就業見習,按規定給予就業見習補貼。鼓勵各類用人單位提供見習崗位、錄用見習青年,對認定為國家級、省級就業見習基地的,可適當提高就業見習補貼標準。(牽頭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教育體育局,各縣政府、臨港經開區管委會

三、積極實施培訓

(六)支持困難企業開展職工在崗培訓。

201911日至1231日,困難企業可組織開展職工在崗培訓,所需經費從企業職工教育經費中列支,不足部分經企業所在地縣(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審核評估合格后,可由就業創業補助資金予以適當支持。(牽頭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各縣政府、臨港經開區管委會

(七)加強失業人員培訓。

支持各類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普通高等學校、職業培訓機構和符合條件的企業承擔失業人員職業技能培訓或創業培訓。對培訓合格的失業人員給予職業培訓補貼,補貼標準根據培訓成本、培訓時長、市場需求和取得相關證書等情況確定;201911日至20201231日,對登記失業人員中的就業困難人員和零就業家庭成員在培訓期間,再給予1個月失業保險金金額的生活費補貼。生活費補貼政策每人每年只享受一次,且不可同時領取失業保險金。(牽頭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教育體育局,各縣政府、臨港經開區管委會

(八)放寬技術技能提升補貼申領條件。

201911日至20201231日,將技術技能提升補貼申領條件由企業在職職工參加失業保3年以上放寬至參1以上。參保職工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部分不區分等級的專業技術類職業資格證書,按可聘相應專業技術職務確定等級),可按規定在參保地申請1000—2000元的技術技能提升補貼。所需資金由失業保險基金列支。(牽頭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各縣政府、臨港經開區管委會

四、及時開展下崗失業人員幫扶

(九)實行失業登記常住地服務。

失業人員可在常住地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辦理失業登記,申請享受當地就業創業服務、就業扶持政策、重點群體創業就業稅收優惠政策。其中,大齡、殘疾、低保家庭等勞動者可在常住地申請認定為就業困難人員,并在全市范圍內享受就業援助和有關就業創業扶持政策。(牽頭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宜賓市稅務局,各縣政府、臨港經開區管委會

(十)落實失業保險待遇。

對符合條件的失業人員,由失業保險基金發放失業保險金,其個人應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從失業保險基金中列支。(牽頭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醫保局)

(十一)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1.實施臨時生活補助政策。201911日至20201231,對生活困難且不符合領取失業保險金條件的下崗失業人員,自下崗失業次月起,可向戶籍所在地(市外戶籍的向常住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申請最長不超6個月的臨時生活補助,補助標準500/·月。所需資金在就業創業補助資金中列支。

2.落實最低生活保障和臨時救助政策。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家庭,及時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對符合臨時救助條件的,及時給予臨時救助。

3.通過綜合施策,幫助困難群眾解困脫困。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或臨時救助政策的下崗失業人員,可同時享受臨時生活補助政策。

(牽頭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民政局,各縣政府、臨港經開區管委會

五、落實各方責任

(十二)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

各地要切實履行政府促進就業工作的主體責任,建立由政府負責人牽頭、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因地制宜,多措并舉,統籌做好本地區促進就業工作,分級預警、分層響應、分類施策。各縣(區)、臨港經開區要抓緊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結合本地實際和財力水平合理確定享受政策的困難企業范圍,突出重點幫扶對象,合理確定補貼等標準,確保各項政策從201911起執行。

(十三)明確部門組織協調責任。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統籌協調促進就業政策制定、督促落實、統計監測等工作。財政部門要加大資金支持力度,保障促進就業政策落實。其他有關部門和單位要立足職能職責,積極出臺促進就業創業的政策措施,開展更多有利于促進就業的專項活動,共同做好促進就業工作。

(十四)切實抓好政策服務。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積極開展政策宣傳,向社會公布政策清單、申辦流程、補貼標準、服務機構及聯系方式、監督投訴電話,深入企業宣講政策、了解困難、做好幫扶。對申請享受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和就業創業服務的困難企業、下崗失業人員,要建立實名制管理服務信息系統。要優化流程,精簡證明,加強監管,確保各項政策資金規范便捷地惠及享受對象。各地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提供公益性人力資源服務。


(十五)指導企業等各方履行社會責任。

要積極引導困難企業更加注重運用市場機制、經濟手段,通過轉型轉產、培訓轉崗、支持“雙創”等,多渠道分流安置職工,依法處理勞動關系。引導職工關心企業生存與發展,困難企業與職工協商一致的,可采取協商薪酬、調整工時、輪崗輪休、在崗培訓等措施,保留就業崗位,穩定勞動關系。引導勞動者樹立正確就業觀,主動提升就業能力,通過自身努力實現就業創業。廣泛調動社會各界積極性,形成穩定、擴大就業的合力。

  宜賓市人民政府?

  2019年5月9日
責任編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我要咨詢
網站聲明 網站地圖 聯系我們
主辦單位:宜賓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與維護:宜賓市政府信息服務保障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 bt最佳磁力搜索引擎吧| 日本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欧美视频在线免费看| 免费久久一级欧美特大黄|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免费| 青青青视频免费| 国产成人女人毛片视频在线| 色之综合天天综合色天天棕色|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 91人成在线观看网站| 国内精品国语自产拍在线观看55 | 2020欧美极品hd18| 国内精品18videosex性欧美| 99视频精品全国在线观看| 天天躁天天狠天天透| www.97色| 天天爱天天做天天爽| julia无码人妻中文字幕在线| 小妇人电影中文在线观看| 一级黄色免费毛片| 性放荡日记高h| 一级三级黄色片| 小箩莉奶水四溅小说|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小小的日本三电影免费观看| 一级呦女专区毛片| 寂寞山村恋瘦子的床全在线阅读|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 好男人在线社区www影视下载| www视频免费| 女人18毛片水真多国产| free性泰国女人hd| 夜色资源站www国产在线观看| a级成人毛片完整版| 天堂а√在线中文在线| 99re热久久| 国产精品理论片| 18女人腿打开无遮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