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宜賓三江新區為推動惠企政策精準直達,助力經營主體紓困解難,進一步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區黨群工作部和區企業和人才服務探索開展三江新區人才政策“免申即享”試點工作。
4月1日,宜賓三江新區首批“免申即享”惠企惠才資金精準發至32家企業賬戶,標志著《四川省惠企政策“直達快享”實施方案》實現創新性落地,政企關系正從“管理—服從”向“服務—發展”深度轉型。 ???
早上9點,四川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偉平突然收到一條短消息:您的企業有一項“免申即享”政策的“企業引才補貼”31.8萬元,已成功發放至您公司的指定賬戶,請貴司注意查收。感到驚訝的楊偉平盯著屏幕反復看了好幾遍,不用填表、不用跑腿,錢就直接到賬,這還是第一次。
“以往申請引才補貼,需要填報申請、準備材料,再經過多部門審批,耗時往往超過3個月。這不僅增加了我們的行政成本,更可能因資金到位不及時錯失優秀人才。如今,政府自動匹配企業引才數據,不再需要我們再費時間申報,資金直接到賬!”楊偉平激動地說。
作為全省首個省級新區,三江新區積極貫徹落實四川省惠企政策“直達快享”工作要求,主動探索服務升級。今年3月,三江新區黨群工作部、企業和人才服務中心牽頭制定了《關于開展產業人才政策“免申即享”試點的建議方案》,著力破解傳統政策兌現中存在的“反復跑、多頭報”等痛點堵點,通過整合社保、稅務、企業經營等12類核心數據資源,自動篩選符合條件的主體,變“被動審批”為“主動推送”,從“層層申報”變為“直達賬戶”,大幅壓縮資金兌現時間。“免申即享”試點在首月即完成32家企業的資格校驗,讓原本4月才開始啟動申報的企業引才補貼,在4月第一天就已經發放到了企業賬戶。
三江新區企業和人才服務中心主任龔藝以四川時代為例,深入解讀了“免申即享”政策的創新實踐。她介紹,當人才數據監測平臺實時捕捉到企業新引進的各類人才滿足“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并繳納三個月社保”的條件后,系統會自動觸發預警機制,生成“企業引才補貼名單”并推送企業確認。經行業主管部門合規性審查及社會公示無異議后,三江新區企業和人才服務中心直接對接財政系統,僅用1個工作日就完成了31.8萬元引才補貼的撥付,真正實現了“零材料申報、無感化兌現”。這種“數據代跑腿、政策找企業”的創新機制,使企業從“被動等待政策”轉變為“靜享政策紅利”。
這筆31.8萬的引才補貼到賬后,我們將投入到新一輪人才招引、留才穩才工作中。資金高效兌現這不僅降低企業經營成本,也能讓企業集中精力搞發展。楊偉平說。
據了解,不僅是企業,三江新區還將“免申即享”服務拓展至人才發展的全要素保障。
像我這樣剛剛畢業的研究生,被認定了D類人才,就可以享受一系列的‘免申即享’人才綠卡服務。宜賓鋰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工藝工程師任啟霞說,三江新區的人才綠卡集成了醫療保障、家政服務等20余項“憑卡即享”服務,每一項都為新區的人才量身打造。特別是每月兩張“滿200減100”加油券、免費乘坐智軌、免費游覽景區等服務,大大減輕了初入職場的經濟壓力,讓大家能更安心地在三江新區扎根發展。
“三江新區對于入職主導產業企業的本科應屆生會發放租房補貼。上周我租了房子后,就通過‘三江企才通’平臺提交了材料,原以為要經歷1~2個月的審核周期,沒想到第二天系統就顯示2500元補貼到賬!”四川華西宜賓建設有限公司員工李紅霞說,三江新區的“免申即享”政策傳遞出對人才的誠意與溫度,作為外地來的年輕人,這種“被城市主動擁抱”的感覺特別溫暖。
從“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從“被動審批”到“主動服務”,三江新區以“免申即享”改革為支點,構建起“政策智能供給—企業需求精準觸達—人才發展全鏈賦能”的政府服務新范式,助力企業輕裝上陣、保障人才安心扎根,為新時代營商環境改革打造創新實踐樣本。
龔藝表示,“免申即享”試點政策運行成熟后,會逐步將其他惠企助才政策納入“免申即享”清單,讓更多企業能夠享受到政策,有效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進一步提升區域營商環境競爭力。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