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記者從宜賓海關獲悉,今年前2個月,宜賓市實現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48.41億元人民幣,同比(下同)增長44%,列全省第3位。其中,出口36.46億元,增長94.5%,列全省第3位;進口11.95億元,列全省第4位。
總體來看,宜賓進出口貿易結構持續優化。全市一般貿易進出口45.02億元,增長61.3%,占93%,占比較去年同期(下同)提升10個百分點。同期,加工貿易進出口2.12億元,增長1.9%,占4.4%。保稅物流進出口1.25億元。
宜賓高縣檸檬出口海外 羅順 攝
民營企業是宜賓進出口貿易的核心增長動力。前2個月,宜賓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107家,其中85家民營企業進出口總額39.17億元,占比提升至80.9%,拉動增長45.5%。
與此同時,宜賓的主要貿易伙伴在發生轉變。前2個月,宜賓貿易伙伴較去年同期增加23個至135個,德國、巴西、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為前四大貿易伙伴,合計進出口13.76億元,增長43.1%,占28.4%。此外,宜賓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26.26億元,增長50%;對東盟進出口8.66億元,增長180.1%。
凱翼汽車生產車間 羅順 攝
宜賓“新三樣”產品出口表現亮眼。前2個月,全市出口“新三樣”產品8.7億元,占全省“新三樣”出口總值的27.3%,對全省“新三樣”出口增長貢獻率84.4%,其中出口鋰離子蓄電池5.4億元,出口光伏產品3.14億元,出口電動汽車1940萬元。
其中,電動汽車出口火熱帶動整個汽車產業外貿回暖,前2個月宜賓出口汽車2.9億元,增長101.1%;另外出口汽車零配件6379萬元,增長164.8%。
宜賓造跨境電商產品 羅順 攝
宜賓海關相關負責人分析,“新三樣”出口勢頭迅猛,一方面是因為去年同期相關行業受市場波動影響,出口訂單較少;另一方面是凱翼汽車開拓了出口業務、部分晶硅光伏企業也將出口量劃撥到宜賓地區計算,面對新能源市場波動的形勢,企業主體的進出口貿易壓力仍然較大。
受鋰電產業去庫存、采購方式和經營主體調整等因素影響,宜賓鋰電產業進口出現下滑,前2月全市進口鋰礦石2.37億元,下降50.2%。
載有光伏電池片的貨輪宜賓港出發,運往海外 羅順 攝
“總體來講,紡織、化工、光伏等重點產業原料進口大幅增長,一定程度上表現出生產端需求持續回暖,宜賓外貿基礎較為穩固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宜賓海關有關負責人談到,宜賓海關將深化智慧海關建設,通過改革創新和科技賦能持續提升監管效率,推動物流優服務、降成本,用好各項政策工具,著力提升宜賓產業外向度水平。(川觀新聞 王培哲)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