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一曼致兒子
寧兒:
母親對于你沒有能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斗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
母親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沒有再見的機會了。希望你,寧兒啊!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我最親愛的孩子啊!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際行動來教育你。
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1936年8月2日,你的母親趙一曼于車中

趙一曼事跡:
趙一曼,原名李坤泰,1905年出生于四川宜賓。1935年秋,趙一曼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第二團政治委員。1935年11月,第二團被日偽軍圍困,趙一曼為掩護部隊突圍,身負重傷。在養傷期間被日軍發現,戰斗中再度負傷,昏迷被俘,1936年8月2日,趙一曼被敵殺害,年僅31歲。
趙一曼的兒子寧兒剛滿周歲就被送走,臨刑前孩子已經7歲了,她卻一直未見過。萬般思念兒子的她向押解的憲兵要來紙筆,寫下了臨死前最想對兒子說的話。
?
劉伯堅致妻嫂鳳笙等
鳳笙大嫂并轉五六諸兄嫂:
本月初在唐村寫寄給你們的信、絕命詞及給虎、豹、熊諸幼兒的遺囑,由大庾縣郵局寄出,不知已否收到?弟不意現在尚留人間,被押在大庾粵軍第一軍軍部,以后結果怎樣,尚不可知。弟準備犧牲,生是為中國,死是為中國,一切聽之而已。
……
我為中國革命沒有一文錢的私產,三個幼兒的養育都要累著諸兄嫂,我四川的家聽說久已破產又被抄沒過,人口死亡殆盡,我已八年不通信了。為著中國民族就為不了家和個人,諸兄嫂明達當能了解,不致說弟這一生窮苦,是沒有用處。
諸兒受高小教育至十八歲后即入工廠做工,非到有自給的能力不要結婚,到三十歲結婚亦不為遲,以免早生子女自累累人。
叔振仍在閩,已兩月余不通信了,祝諸兄嫂近好!
——弟 伯堅 3月16日于江西

劉伯堅事跡:
劉伯堅,1895年出生,四川平昌人。1930年之后,劉伯堅當選為中華蘇維埃中央執行委員,參加了中央革命根據地歷次反“圍剿”斗爭。中央紅軍長征后,他奉命留在蘇區堅持斗爭。1935年3月,劉伯堅在率領部隊突圍時不幸負傷被捕。入獄后,劉伯堅寫了這封家書,信中有“生是為中國,死是為中國”的崇高信念,也有對送給他人養育的三個兒子的拳拳之心。1935年3月21日,劉伯堅在江西省大余縣金蓮山上被敵人殺害,年僅40歲。
?
黃繼光致母親
母親大人:
男于陽歷十月二十六日接到來信,知道家中人都很安康。目前雖有少些困難,請母親不要憂愁,想咱在前封建地主壓迫下,過著牛馬奴隸生活。現在雖有少些困難,是能夠渡過去的。要知道咱們英明共產黨,偉大領袖毛主席正確領導下,幸福的日子還在后頭呢!
現在為了祖國人民,需要站在光榮戰斗最前面,為了全祖國家中人等幸福日子,男有決心在戰斗中為人民服務,不立功不下戰場!
最后,請母親大人及全家人等保重身體,并請回信一封,把當地情況土改沒有,及家中哥哥嫂嫂生產比以前好嗎?
——黃繼光寫給母親的信,1952年4月29日,戰斗中。

黃繼光事跡:
黃繼光,1931年生于四川中江。1951年,他參加了中國人民志愿軍。這是1952年4月29日,黃繼光在戰斗前給母親寫的信,他的信中既有對母親的深深掛念,又充滿著民族大義和愛國情懷。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上甘嶺戰役中,黃繼光挺身而出,請求擔負爆破任務。為了戰斗的勝利,他頑強地向火力點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時奮力撲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敵人的槍眼,壯烈捐軀,年僅21歲。
?
江竹筠致表弟
竹安弟:
我下來已經快一月了,職業無著,生活也就不安定,鄉下總是鬧匪,又不敢去,真悶得難受,何法?由于心情不好,總提不起筆,本來老早就想給你寫信了。
你現在還好吧?我愿你健康。
四哥,對他不能有任何的幻想了,在他身邊的人告訴我,他的確已經死了,而且很慘,“他該會活著吧!”這個惟一的希望也給我毀了,還有甚么想的呢?他是完了,“絕望”了,這慘痛的襲擊你們是不會領略得到的,家里死過很多人,甚至我親愛的母親,可是都沒有今天這樣叫人窒息得透不過氣來。
可是,竹安弟,你別為我太難過,我知道我該怎么樣子的活著,當然人總是人,總不能不為這慘痛的死亡而傷心,我記得不知是誰說過,“活人可以在活人的心里死去,死人可以在活人的心中活著”,你覺得是嗎?所以他是活著的,而且永遠的在我的心里。
——竹姐,1948年3月19日

江竹筠事跡:
江竹筠,1920年生于四川自貢。她于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5年,江竹筠與彭詠梧結婚,協助他處理黨內事務和內外聯絡工作。1948年,彭詠梧在組織武裝暴動時不幸犧牲。寫這封信時,失去丈夫的江竹筠正在忍受著巨大的悲痛堅持工作,毅然接替丈夫的工作。
1948年6月14日,由于叛徒出賣,江竹筠不幸被捕,被關押在重慶渣滓洞監獄。江竹筠始終堅貞不屈。1949年11月14日,重慶解放前夕,江竹筠被國民黨軍統特務殺害,年僅2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