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是民生之本,民生是就業之基,就業與民生相輔相成,到底應該怎么促進就業改善民生?2月27日,在2025宜賓市民生工作大會上,來自工商聯的市人大代表、宜賓淘未來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董事長雷軍,圍繞“宜美家園·共同創造”十大惠民行動中的“宜崗興業”行動分享感受并提出多項建設性建議。
“2024年實施的‘宜美家園 共同創造’十大惠民行動,讓我感觸頗深的是,通過實施‘宜崗興業’行動,讓更多群眾實現‘好就業、就好業’。”雷軍的開場白十分直接。
雷軍說,2024年宜賓實施的“宜美家園 共同創造”十大惠民行動成效顯著,僅“近”“快”“惠”三個字,就切實解決了群眾就業難題。
“近”——建在商圈、產業園和社區的“宜就業”驛站,做到了服務端口前置,讓群眾找工作更加近便。截至2024年底,全市打造了60個“宜就業”驛站,累計服務超7萬人次,促成就業近2萬人次;“快”——“社區快聘”和“魚泡網”等靈活用工平臺實現精準供需匹配,提升求職與招聘效率;“惠”——訂單式技能培訓、創業擔保貸款等政策,讓民營企業享受到實實在在的政策紅利,讓群眾實現“好就業、就好業”。雷軍提到宜賓的促就業措施贊不絕口。
“作為一名民營企業負責人,我備受鼓舞,也更加堅定了繼續加大投資,擴大發展,增加更多崗位,吸納更多就業的信念。”雷軍表示。
雷軍通過自己企業的實際情況和目前宜賓就業市場各種現象,也真誠地提出了關于就業的三點建議:一是希望加大返鄉創業扶持。針對農民工創業面臨的資金、風險和政策知曉度問題,安排專項扶持資金,給予社會保險、開業補貼及稅費減免,推行貸款貼息制度,降低貼息審批條件,助力農民工安心創業,帶動農民就業增收。二是希望加大小微企業扶持。鑒于小微企業在吸納就業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當前面臨的發展困境,建議在社保、稅務等方面減負降費,采取減免或延期繳納方式,幫助企業堅守并優化發展,穩定就業崗位。三是希望加大企業轉型扶持。面對國際貿易形勢變化對企業吸納就業的影響,建議市級行業主管部門聯合調研,加大對企業穩崗支持,助力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利用園區資源發展本土科技成長性企業,以產業帶動就業,為宜賓經濟可持續發展注入動力。
就業是家事,更是國事。雷軍覺得,未來宜賓有望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加大力度實施“宜崗興業”惠民行動,全力打造“宜就業”服務品牌,促進各類群體高質量充分就業。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