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加強衛生健康監督執法,推進法治政府建設,進一步提高衛生健康行政處罰案件質量,宜賓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組織開展了2024年度衛生健康行政處罰案卷集中評查工作會,評選出了部分優秀典型案例公示如下。
? ?案例一:某醫院未按規定填寫、保管病歷資料案
【案情介紹】2023年7月,某縣衛生和計劃生育監督執法大隊接到投訴,依法對某醫院進行調查發現1.醫師陳某未于搶救結束后6小時內補記搶救病歷;2.醫師陳某未于患者出院后24小時內完成出院記錄;3.某某醫院未完善電子病歷系統質控模塊,未對電子病歷書寫時限設置限制措施;4.醫師陳某完成舒某某住院病歷后于2023年2月24日將紙質版交至病案質控科存檔,但未將電子住院病歷轉為歸檔狀態,并于2023年5月17日對舒某某電子住院病歷首次病程記錄進行了修改,刪除了“康復新液促進傷口愈合”字樣等問題。經調查核實,某醫院存在病歷書寫不完整、不及時、不準確并且未按規定保管電子病歷資料的違法行為。
某醫院上述行為不符合《病歷書寫基本規范》第三條“病歷書寫應當客觀、真實、準確、及時、完整、規范。”及《電子病歷應用管理規范(試行)》第十七條“電子病歷應當設置歸檔狀態,醫療機構應當按照病歷管理相關規定,在患者門(急)診就診結束或出院后,適時將電子病歷轉為歸檔狀態。電子病歷歸檔后原則上不得修改,特殊情況下確需修改的,經醫療機構醫務部門批準后進行修改并保留修改痕跡。”的規定。其行為違反了《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第十五條第一款“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的規定,填寫并妥善保管病歷資料。”的規定,依據《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第四十七條第四項“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或者責令給予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的處分,對有關醫務人員可以責令暫停1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執業活動;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四)未按規定填寫、保管病歷資料,或者未按規定補記搶救病歷;”的規定給予某某醫院警告,并處罰款人民幣26000元整的行政處罰。
【小提示】醫療機構應當依據《病歷書寫基本規范》《電子病歷應用管理規范(試行)》等規定規范填寫并妥善保管病歷資料。電子病歷歸檔后原則上不得修改,特殊情況下確需修改的,經醫療機構醫務部門批準后進行修改并保留修改痕跡。
【相關法條鏈接】
《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
第十五條 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的規定,填寫并妥善保管病歷資料。
因緊急搶救未能及時填寫病歷的,醫務人員應當在搶救結束后6小時內據實補記,并加以注明。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篡改、偽造、隱匿、毀滅或者搶奪病歷資料。
第四十七條 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或者責令給予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的處分,對有關醫務人員可以責令暫停1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執業活動;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四)未按規定填寫、保管病歷資料,或者未按規定補記搶救病歷。
案例二:某檢測公司未如實記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原始信息案
【案情介紹】2024年7月,四川省疾控局組織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專項監督執法省級重點抽查工作中,現場檢查發現宜賓市XX區某檢測公司在為X金屬表面處理有限公司和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提供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時,存在技術服務不規范等涉嫌違法問題線索。經宜賓市XX區衛生健康局(疾控局)進一步調查,查實該檢測公司存在以下違法行為:1.為相關用人單位出具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定期檢測報告未如實記錄技術服務原始信息;2.與某用人單位簽訂的技術服務合同未書面明確檢測范圍。宜賓市XX區衛生健康局(疾控局)依據《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管理辦法》相關規定,給予該檢測公司“警告、罰款6000元”的行政處罰,并責令立即改正違法行為。
【小提示】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出具的職業衛生技術報告是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狀況、勞動者健康風險等的客觀反映,在保障勞動者健康、預防職業病以及提升工作環境質量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應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開展服務,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相關法條鏈接】
《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管理辦法》
第二十四條?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應當按照法律法規和《工作場所空氣中有害物質監測的采樣規范》(GBZ159)、《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GB18871)、《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1)、《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GBZ2.1、GBZ2.2)等標準規范的要求,開展現場調查、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現場采樣、現場檢測、樣品管理、實驗室分析、數據處理及應用、危害程度評價、防護措施及其效果評價、技術報告編制等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活動,如實記錄技術服務原始信息,確保相關數據信息可溯源,科學、客觀、真實地反映技術服務事項,并對出具的職業衛生技術報告承擔法律責任。
第二十八條?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開展技術服務時,應當以書面形式與用人單位明確技術服務內容、范圍以及雙方的責任。
第四十四條?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衛生健康主管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并處三萬元以下罰款:(一)未按標準規范開展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或者擅自更改、簡化服務程序和相關內容;(四)未按規定以書面形式與用人單位明確技術服務內容、范圍以及雙方責任的。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